上午紧锣密鼓地开完民政会议,下午林克勤又主持军政会的召开。
军政会的参会人员就比民政会议的参会人员少,主要是林克勤和廖冠华主持会议,参会人员有三个步兵团外加一个炮兵团的团长和营长,都是各部队的军事主官,至于教导员则负责在家里看家。
此外,徐承乾作为林克勤的侍卫长也参加了此次会议。顾晨和秦岳鸣在新兵营蹲了两轮后也在第三步兵团组建的时候被抽调担任营长,可以说这是一个里程碑的事件,跟着林克勤第一批创建新军的元老开始呈现一种阶梯分布了。
至于新兵训练,直接划归到了参谋部负责,接下来随着新军规模的不断的不断扩大,还会冒出不少新人,总把新桃换旧符。
随着林克勤迈入会场,噌的一下,所有军官都站了起来。这就是军队与地方的区别,军队是最讲究令行禁止和纪律的地方,这里不允许拖泥带水,干练就是最基本的要求。
“坐。”一声令下,所有人都坐了下来,挺直腰板。
林克勤也没有什么开场白,直奔主题而来。“此次会议的主题有两个,扩军和接下来的安排。下面由参谋长宣布计划纲要。”
廖冠华连稿子都没有拿起,因为所有计划都是他和林克勤两个人敲定的,都烂熟于胸。
“本次会议议程第一项,扩军。按照国防军统帅部发展规划,以半年为周期建设一支步兵团,预计将于西历1910年下半年完成国防军军一级规模部队的建设工作。
但是由于外部条件变化,统帅部决定预计将于1909年底,最晚不得晚于1910年3月份完成国防军军级规模部队的建设工作,并准备开始授予军衔。
从1906年开始,我们将开始构建一支师级规模的守备部队。
同时,加快国防军陆军士官学校的建设工作,自国防军陆军士官学校招收第一批学生开始,便要组建一支以士官为基础,以军官为骨干的旅级规模教导总队,从各部队、军校学员和教导队抽调优秀士官和军官,计划于1909年年底前组建完成。”
徐虎最先提出疑问:“士兵的数量完全不是问题,只要军饷足够,招募足够的士兵是可以的。
但是军官的缺口太大了,部队目前只有第一批士兵完成了两年的基础军事训练,可以说是部队的脊梁了,全军半数以上的班排长都是第一批士兵通过大比武提拔上来的。
但是合格的军官太少了,中级军官和高级军官都没有接受过后续高层级的军事教育,指挥起来会比较吃力。”
林克勤也知道这是首要的问题,当初二战德国之所以能够迅速地完成百万军队的招募并拥有者强大的战斗力,他们从一战后保留下的大批军官和完整的军事教育体系有很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