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连整队,各连整队,按照调度员指示上车!”
7月28日中午,就在武昌城还在收缴子弹的时候,102团已经到达车站,正在整队准备登车。
第一批次列车为了掩盖战略目的,采用的客车和闷罐车挂装,客车和闷罐拉运步兵,单独的闷罐列车负责拉运炮兵,当然不是所有的炮兵都会登车,为了保证先锋团的火力和灵活性,旅部特意将一个山炮营加强给102团,将102团五十七毫米的小炮暂时先换下来,放在第二批次列车的发车清单中。
为了尽可能地一次性投入最大兵力,此次任务铁道部配合国防军征用了三十个火车头,光是为了一次性输送102团所有的步兵,就动用了三列火车,再加上相关后勤物资,第一批次火车就要发出去四列火车,这还是考虑到102团主要是城市作战,预测战争烈度不会太高,下一个出发的101团,直接动用了六个火车头,可以说整个火车站现在忙得飞起。
“各班班长检查一下自己班里的情况,都确认所有人把保险都关了,谁要是在车厢里给老子走了火,你最好祈祷你打仗的时候立了大功,否则老子就叫你的屁股光荣了。”
“吴三才,你死人啊,你看不着旁边的班长都去检查自己班里的情况了吗?你奶奶个腿的烟瘾咋这么大呢,你等着打完仗,老子出津贴让你抽个够。”
随着102团进入站台,各连队开始整队,由于火车车厢运力有限,基本上要一个半车厢才能放下一个连队的步兵。而哪个连队在哪个车厢都要提前规划好,因为这样下车后才能快速整队出发,所以师部的参谋们和铁道部的工作人员规划了一个晚上,才把最终的顺序确定下来。
随着步兵入场,所有人都开始紧张有序的准备工作,毕竟这是第一次依托铁路线进行大规模兵力投送,整个国防军都没有多少经验,最后还是日耳曼军事指导团参与进来,一项项计划被细分下来,哪个团几点开始从驻地开拔,几点到达火车站,几点完成登车,火车几点发车,都是一项项数学公式推算出来的,尽管考虑到这是第一次超大规模兵力投送,留出来了一定的容错空间,但是一旦有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那后面的调整可是会让参谋们抓狂的。
102团进站后,连长、教导员和排长们齐上阵,一个工作人员对应一个连队,连旗成为了指示标。
“全体都有,登车!”
中午十二点整,一营开始登车,各连队连长率先登车,在车厢门口处点名,按照花名册确定登车人员是否满员,一个个背着步枪的新兵踏上了前往远方的火车,教导员在最后面登车,确保全连没有一个人落下,为了最大限度地拉人,客车车厢都坐满了人,包括行李架和走廊,基本上每节客车车厢除了留下一条能过一人的通道,但凡是能塞人的地方都塞上人了,至于闷罐车车厢,那就是典型违反日内瓦公约的地方,没法子了,就为了尽可能多拉几个人,只能苦一苦士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