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继侃等人逃走后片刻钟的功夫,曹延率领着五百多名骑兵也杀气腾腾的赶到了郿县。
在来之前,高仁厚曾经告诉过曹延,郿县有他们的内应,而且郿县的守军本来就不多,所以他对攻下这座县城充满了信心。
不过当曹延来到城下,正准备发出信号提醒内应打开城门时,却突然惊讶地发现城门竟然自己缓缓地打开了。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曹延一下子愣住了,他完全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身边的副将凌岳看到城门大开,不禁喜出望外,满脸兴奋地凑上前去,对曹延说道:“都头,真是令人意想不到啊!城内的兄弟们竟然如此迅速地就攻下了城门!”
曹延的眉头却紧紧皱起,他向来以谨慎着称,面对眼前的情景,心中反而生出一丝疑虑和不安。
他凝视着敞开的城门,若有所思地说道:“我还未曾发出信号,城内的兄弟们是如何知晓我们已经抵达的呢?这其中恐怕有诈!”
凌岳闻言,恍然大悟,意识到事情可能并非表面那么简单。
他连忙附和道:“是啊,经都头这么一提醒,确实有些不对劲啊。都头,要不我率领几十个兄弟前去一探究竟?”
曹延略作思考,觉得这个提议可行,便点头表示同意,并嘱咐道:“务必小心谨慎,一旦发现情况不对,切不可恋战,要速速撤回,我们再另寻他法。”
凌岳信心满满地应道:“都头放心!”
话一说完,他便率领着几十名士兵径直冲入了敞开的城门。随着他们的身影消失在城门内,曹延的心情紧张起来,他目不转睛地盯着城门处,生怕会突然传来一阵激烈的喊杀声。
令人庆幸的是,城门内并未如曹延所担忧的那样响起厮杀声。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曹延的心情也逐渐平复下来,但他的警惕并未因此而放松,依然全神贯注地观察着城门内的动静。
没过多久,一名骑兵急匆匆的赶了过来,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神色,高声喊道:“都头,没有危险!”
曹延听闻此言,心中一喜,连忙问道:“可是我们的兄弟成功控制了城门?”
那名骑兵勒住缰绳,气喘吁吁地回答道:“并非如此,都头。是郿县的守军自行打开了城门,他们说县令已经弃城而逃,他们可不想白白送死,所以决定向我们投降!”
曹延闻言,心中的疑虑顿时消散,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他转头对着身后的士兵们大声喊道:“兄弟们,随我进城!”
士兵们听到曹延的呼喊,顿时群情激昂,兴奋地跟随在他的身后,涌入了郿县。
就这样,在大多数郿县居民尚在沉睡之中时,这座城池已经在悄无声息中易主了。
进入县城后,曹延当机立断,首先派遣一队士兵控制了县衙。
县衙内,除了十余名瑟瑟发抖的衙役外,县令及其家人早已逃得无影无踪。曹延见状,毫不迟疑地将县衙设立为临时指挥部,以便更好地指挥后续行动。
紧接着,曹延又马不停蹄地派遣另一队士兵前去控制粮仓和军营,确保城中的粮食和军事资源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完成这些关键部署后,曹延终于稍稍松了一口气,他开始有条不紊地接管县城的防务工作,确保这座刚刚易主的城池能够迅速恢复秩序和稳定。
在衙役的带领下又把郿县原来的县丞、主簿、县尉和防城将等人全部带到了县衙中。
大堂之中,气氛异常凝重。郿县原本的几位县城负责人正惊恐万分地跪在地上,身体微微颤抖着。他们都是在睡梦中被突然闯入的士兵请出了家门,然后被带到了这里。
这些士兵们浑身沾满鲜血,散发出令人胆寒的杀气。他们的出现让这些县城负责人瞬间明白了所发生的事情——凤翔军战败了。
这些日子以来,听说郿县一直在严密防备来自京城方向的进攻。只是他们万万没有料到,凤翔军竟然会如此迅速地溃败。
那可是整整五千人的军队啊,怎么可能在转瞬之间就失败了呢?尤其是下午的时候,一切都还看似正常,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通。
曹延坐在高堂之上,若有所思的看着台下跪着的几人。
他心里很清楚,凤翔如今已成为自家大王的领地,所以在进城时,他便严厉下令,严禁士兵们杀烧抢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