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说?”贾敏那也不是个傻子,此时一听李夫人的话便是明白了这里面到底有什么不对,“是有人故意将他调到工部去的?”
“谁知道呢。”李夫人在这个时候冷笑了一声,因为她弟弟被调去工部的原因,所以她对工部的人事调动也是有所关注,“这两年工部的人事调动也算是比较频繁,就是不知道和这件事有没有什么关系。”
“难说。”贾敏想到这两年工部的人事变动也是微微皱眉,林如海有时候下职回来也会和她说一些朝廷中的事情,所以她六部的人事调动也是有些了解的,“不过工部这两年的人员调动却是要比其他几部频繁。”
“原来的工部尚书曹大人因为家中老父去世专门请辞回家守孝去了,当时瑚儿与琏儿还专门去了一趟。”李夫人在这个时候却是又想起了别的一个原因来,“那新尚书上台怎么可能不带一带自己人。”
李夫人说的这也是朝堂上的潜规则,毕竟自己都发达了能吃上肉,要是不让自己身边的人喝点汤,到时候还有几个人心甘情愿的跟着?
“嫂嫂说得有理。”曹家到底是贾瑚与贾琏的亲外家,所以这件事贾敏也是知道的,此时的她点了点头若有所思道:“不过算算时间,曹大人也快脱孝了。”
“可不是。”李夫人在自己的心中也是算了算时间,“在我们确定了要南下后琏儿便是给他大舅写了一封信,曹大人回信说是要来参加琏儿的婚宴。”
这话说完后姑嫂两人便是交换了一个眼神,两人都是明白了对方的意思,看来这位原来的工部尚书十有八九是要回京城上任了。
“既然是这样,嫂嫂不妨让你娘家的弟弟暂且先在工部待着。”贾敏的神情缓和了一下来,一瞬间笑的春风拂面,“曹大人在工部待了多年,想来对工部的各方面都非常的了解,与其咱俩在这里摸不着头脑,不如等曹大人来了后问问曹大人的意思。”
“那就听你的。”李夫人的心中也是这么想的,此时自然也是并没有拒绝贾敏的提议,“话说瑾玉那边准备的怎么样了?”
“瑾玉觉得自己没问题。”说起自家儿子后贾敏的神色越发的好看了不少,“你知道那孩子一向是个自己有意的。”
“也是。”李夫人对这句话表示了肯定,“瑾玉这孩子一向是最有主意的,他既然这么说了那肯定就是有把握。”
“希望如此吧。”
若要说今年开春对读书人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那当然是今年的恩科,天下读书人中的翘首汇聚于京城中只为博取一个功名。
只是读书人与读书人之间也有不同,有些人一直考到白发苍苍才走进了京城,而有些人则是年少成名受天下人瞩目。
“这一次我看好的人是那位林家小三元。”热闹的酒馆中一个手中拿着酒杯的中年男人正放声向自己同桌的人说着些什么,“出身名门,自幼便是师从名门,这一次还有谁比他更合适当那个状元郎?”
“话可不能这么说。”然而坐在他旁边的人却是有些不赞同,“天下才子汇集京城,指不定就有几个卧虎藏龙之辈呢,而且谁规定了状元郎必须就要出自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