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闻言,赶紧帮忙,“父皇,还请听二弟一言,兹事体大,请您切勿动怒!”
听太子和朱樉这般说,老朱依旧满脸冷笑,靠进龙椅中,淡淡说道:“那就听听。”
朱标闻言,松了口气,但再听朱樉这边开口,心又一下子提了起来。
“父皇,儿臣明白,您体恤百姓,想让利于民,可石炭价格这事儿,得考虑全面。”
“整个应天府,儿臣就只打三十万户来算,除去王公贵族和商贾,至少有十五万户普通百姓,到了冬日都是依靠木炭过生活,儿臣这么说,相信父皇没有异议吧?”
老朱本来怒火已经涌到头,就要发作,突然听到朱樉提出这么个问题,心中疑惑,略微思考片刻,微微点头。
见老朱点头,朱樉赶紧说道:“父皇,您既然知道应天府往日里,至少一半的百姓,都是靠木炭生活,那么儿臣大胆估算,整个应天府靠木炭做营生度日的,不下万人吧?”
老朱再度点头,朱樉这个估算,很容易判断,应天府如今在册百姓早就超过两百万,百姓使用木炭是很寻常的事情,所以万人都是少估了,老朱自然会点头。
朱樉接着说道:“儿臣现在不敢断言,这万人当中,有多少人是举家做木炭营生,但儿臣却知道,如果接下来,儿臣与太子,将石炭以二十文一百斤的价格推向市场。”
“整个应天府的木炭营生,将会遭到毁灭性打击,如此一来,那些靠木炭营生过生活的百姓,怕是会被推上绝路!”
“儿臣所言,绝非危言耸听,而且父皇想必知道一句话,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届时必定因此掀起一场腥风血雨,所以儿臣恳请父皇三思,重新议定石炭价格!”
老朱张大嘴,坐在龙椅上久久无语,他当皇帝时间不长,在民间的日子远多于当皇帝,所以对于朱樉说的那些话,他一听就能理解。
因此老朱很清楚,朱樉确实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在陈述事实,一旦真的照二十文一百斤的价格售卖石炭,那应天府肯定是要乱的,而乱的根源,就是自己!
几万人一下没了生计,不闹出民怨是不可能的,到时候死人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朱标在一旁听得也是瞪大眼睛,他现在终于能够理解,朱樉刚刚为什么没直接跟他说,而是拉他到朱元璋这里来说。
因为他根本做不了这个主,说来说去还是得老朱拍板。
“呃……”老朱有些燥热,看着朱樉的眼神,充满阴郁,好半天才问了一句:“那照你说,这事儿应该怎么办?”
听到老朱口气有松动迹象,朱樉赶紧说道:“父皇,此事儿臣以为,朝廷应该尽快成立专管木炭与石炭售卖的布政司,通过综合考量,制定合适的价格。”
“但儿臣以为,石炭的价格,不宜过低,据儿臣所知,如今应天府的木炭,价格普遍在三百文以上一百斤,所以儿臣以为,石炭的价格,应不低于一百斤一百五十文左右。”
“只有这样,即便石炭价格依旧比木炭低出许多,却也不会让木炭完全被石炭取代。”
“而且儿臣说的一百五十文一百斤的石炭,是最低等的石炭,不同石炭不同价格,这个跟市面上木炭的情况,也是一样的。”
喜欢大明:徐妙云非我不嫁,朱棣崩了请大家收藏:大明:徐妙云非我不嫁,朱棣崩了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